孜孜不倦学者路 仁心仁术铸师魂
——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候选人王锐事迹材料
事迹概要:王锐,男,1965年8月出生,汉族,1987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硕士,主任医师,长江大学医学院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网址外科学教研室主任,荆州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二病区主任。任湖北省普外学会胰腺病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委员、荆州市普外学会副秘书长。病房里他治病救人,恪守医德,总有患者从各地专程来找他看病;讲台上他教书育人,桃李芬芳。他不仅是一名医术精湛受患者尊敬的好医生,而且是一位风趣幽默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他总是告诫学生做到“正气、大气”,正气即作为医学生首先应当有浩然正气、以德服人;大气即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学有所成。作为临床教师,他不仅孜孜不倦地做好医、教、研的工作,还精心培养具备高尚医德、精湛技术、良好人文素质的优秀医学人才。
作为一名教师,王锐老师在政治上,与党与政府始终保持高度一致,作风扎实,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师德修养,并且务实地进行师德实践。从事医学教学工作以来,一直承担《外科学》、《手术学》两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上尽量做到活、实、全。活:教学方法活和学习方法活;实:基础知识扎实;全:即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人人有收获,个个有提高。在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思维的开发,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并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医德医风。
《外科学》和《手术学》是两门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每次实验课前王锐老师都亲自带领助手进行预实验,并将实验过程全程录像,学生观看录像预习后,再进行实验教学,这样能使学生更加规范、准确的进行操作,这种严谨认真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
“临床医学是经验医学,见习、实习、考研、就业同样重要”,王锐老师这样对学生说,强调临床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他认为见习、实习对于医学生来说很关键,没有足够有效的实验实践教学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医生,他要求学生珍惜学习机会,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要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坚决不能迟到早退,迟到哪怕是一分钟也是对病人生命的亵渎。”“患者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病人,医学教科书写的只能是疾病的共性,医生只有从病人身上才能学到临床经验,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所以在病房查房时,如果发现阳性体征和特殊病例,他都耐心地给学生讲解,适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疫情期间,在收到学校发出的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后,王锐老师立即率先行动起来,平日较少研究网络的他,在这个特殊时期,不畏风雪严寒,出行不便,提着自己的电脑去向年轻教师请教各种线上教学软件和直播平台的使用方法,虚心学习,并一次又一次的调试设备和试讲,以确保学生能在家里正常开学上课。网络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转换思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和教师积极互动。他不顾下班后的疲劳,利用休息时间精心备课,开课后王锐老师的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很多同学给老师留言,给老师加油,甚至说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快点开学见到老师了。正因王锐老师这种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课堂上风趣幽默的个人魅力,每次学生评教都名列前茅。
王锐老师认为学无止境,师者,医者,也应该是学者,所以在教学和临床工作之余,时刻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保持、提高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并指导和培养本专业更多的年轻教师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他不仅熟练掌握肝胆胰脾外科各种手术,腹腔镜及开腹肝叶切除术、腹腔镜及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体尾切除手术、腹腔镜脾切除及门奇断流术、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等,还特别擅长各种内窥镜的诊治。王锐老师深知作为一个医学专业的“双师型”的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有良好的医德医术。在临床工作中,他始终把高尚的医德作为医生的灵魂。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雨雪,只要有病人需要,都是随叫随到,急病人所急,替病人着想,受到病人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位出色的临床医生,有数十年的行医经验。王锐老师始终认为,一位医生不管本领多么高,对病人病情的了解,都应该是无限度的,是无止境的,医学生尤其需要思维缜密,知识渊博,细致入微,对待患者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致。他总是教导同学们,自己肩负的使命神圣而艰巨,必须具备精湛专业技术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同学们应该为了实现自己的医学理想,怀着对知识的渴求而奋发向上。所以王锐老师时常鼓励学生深造并为他们搭建平台,他说:“只有深造,提高自己的水平和层次,作为医学生才能在医学殿堂做出更大的贡献。”